首頁   要聞   行業   地方   觀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專家   研報   學術   文博   文創   景區   交通   住宿   紅色   鄉村  樂園   戶外   節會   環球   攻略

粵港澳大灣區影視文娛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6-29 12:58來源:南方日報

近年來,香港藝人、香港娛樂企業“北上”發展逐成風潮,港式情懷元素亦在內地影視、綜藝作品中頻現,掀起一波波“回憶殺”。

  今年,值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港風”更是在大銀幕小熒屏上擦出耀眼的火花:6月23日,廣東舉辦的“光影灣區·香江風華——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電影展映”活動正式啟動;港樂競唱獻禮節目《聲生不息》在湖南衛視和TVB同步熱播,喚醒了觀眾內心深處的港樂記憶;在廣州、香港兩地完成拍攝的年代劇《獅子山下的故事》,講述兩代人在“獅子山下”的不懈打拼故事,6月12日在CCTV-1首播后獲得全國收視第二……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后,除了藝人以個人或抱團的方式“回流”發展,不少傳統的香港娛樂公司近年來也在內地擴大產業布局,落戶大灣區,以此為基地,積極擁抱內地娛樂文化市場,探尋共同實現藝術的更多可能性。

  南方日報記者走訪了多名娛樂產業權威人士,探索大灣區文娛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我們發現,“港風”成為娛樂文化產業新近的“流量密碼”,這不僅是單純靠觀眾的“懷舊”情緒買單,亦不是對過去風靡一時的香港娛樂文化進行簡單的翻炒復制,而是把港式情懷這一特殊的文化元素,融合到當下內地文娛產業更為成熟的生產鏈條中——經過多年的交流融合,香港與內地文化產業的發展已密不可分,而粵港澳大灣區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溝通融合香港與內地文化產業的最佳橋梁。

  他們組團“落戶”大灣區

  “來到廣州非常開心”

  “在荔灣吃到一碗‘荔灣艇仔粥’,滿足!”香港知名主持人陳貝兒在朋友圈里曬出了她在廣州的生活日常。

  從去年12月至今,陳貝兒常駐內地,工作之余,在內地生活的這段時間,陳貝兒的身心都相當充實。在社交平臺上,陳貝兒經常分享自己品嘗到的美食、觀賞到的沿途美景,以及生活中難忘的點滴。這些都時刻提醒、鼓勵著她,要堅守媒體人的初心,講好中國故事。

  2021年,陳貝兒主持的TVB紀錄片《無窮之路》以香港媒體人視角看內地扶貧,通過親身體驗向觀眾介紹各地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深受好評,她也憑借《無窮之路》獲得了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出品的6集專題片《沿途有你》中,陳貝兒延續了《無窮之路》的探訪模式,身兼主持人和記者兩職,生動、深入講述25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展示香港各方面的發展變遷,也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3年來,粵港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發展,取得的新進步?!堆赝居心恪吩谙愀跿VB翡翠臺播出后,共吸引逾65萬香港市民收看。內地觀眾則可以通過“埋堆堆”APP觀看這部紀錄片——“埋堆堆”APP總部設在廣州,TVB將它列為首席伙伴,通過影視作品播放、藝人直播、觀眾互動社區等模式,打造大灣區影視綜合服務平臺。

  另外一名香港藝人王祖藍,近年來在內地娛樂圈打響知名度后,帶著郭晉安、翁虹、麥長青、張文慈等一大批香港藝人“北上”。他創辦的海西傳媒集團&香港手工藝創作華南總部也于2021年落戶廣州289藝術園區,立足廣州深耕挖掘大灣區本土文化底蘊。王祖藍說:“來到廣州非常開心,因為我來自香港影圈,我們知道大灣區的觀眾朋友都很喜歡看我們,這是一種特別的情懷?!?/span>

  除了藝人以個人或抱團的方式“回流”發展,傳統的香港娛樂公司也在內地擴大產業布局。例如被譽為香港“造星工廠”的香港英皇娛樂,在已經設立北京總部之后,又在廣州設立大灣區總部,業務范圍覆蓋藝人經紀、音樂、影視制作發行、演藝培訓等文化娛樂產業重要環節。

  英皇(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英皇娛樂集團營運總裁霍汶希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去年4月落戶廣州的英皇娛樂大灣區總部,定位就是“充分發揮廣州本地文化底蘊深厚和香港影視人才豐富的優勢,共同打造立足廣州、大灣區乃至國際的文化演藝交流中心”。而廣州市相關部門也給予了相應的支持,如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和英皇娛樂大灣區總部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廣東珠影影視制作有限公司、廣州市電影家協會等也分別和英皇娛樂大灣區總部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近年來,香港藝人和娛樂企業“回流”發展,是因為內地市場廣闊、工作機遇多,而這也離不開港風“回憶濾鏡”在廣大觀眾心中的特殊地位。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廣泛的審美認同。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洪琛分析,香港影視及其音樂,既善于吸收中華文化傳統因素,將和諧、勤勞、樂天等價值觀念恰當地融合在作品之中,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傳達文化之美,也表現出一種兼容并包、和諧共在的文化精神。香港藝人“北上”發展,亦能有效地激發香港藝術家的創作活力,提升文藝原創力,喚起新的藝術靈感。

  香港藝人來到內地定居、發展,在獲得更好的工作機遇之余,亦不忘回饋社會以正能量。今年初搬到廣州定居的麥長青和張文慈,如今已成了地道的廣州街坊。4月上旬,他們在梅花村街道做核酸檢測志愿者的視頻被廣泛傳播點贊?!拔艺J為要盡量給大家帶來更多正面信息,每一份力量都是一份心意”,張文慈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香港娛樂文化元素融合內地娛樂產業

  “臺前是搏,幕后是變”

  不可否認,港式娛樂元素有著獨特的韻味和高辨識度。但綜觀最近“港風熱”的娛樂現象,除了“回憶濾鏡”之外,更多的是把香港娛樂文化元素,通過當下內地娛樂產業更為成熟的運作模式綻放出來。

  芒果TV、湖南衛視和TVB聯合出品的綜藝《聲生不息》便是兩地娛樂產業模式融合的范例。林子祥、葉蒨文、李克勤、楊千嬅……節目嘉賓陣容讓網友大呼“全家人的青春回憶都來了”,《來生緣》《千千闕歌》《一生何求》《最佳損友》等一首首港樂金曲響起,更是讓觀眾隔著屏幕縱情合唱。另外,表演上并不只是簡單地翻唱歌曲,而是讓內地和香港的不同年代的歌手進行搭配組合演唱,加上新的編曲,以及芒果TV成熟的舞美調度。旋律是經典的,但呈現模式更加現代化,更能照顧更多不同地區、年齡觀眾的審美,這才是《聲生不息》的成功之處。

  類似這樣的融合創新,近來在文娛產業的各個領域皆有體現。

  6月23日,為期約兩個月的“光影灣區·香江風華——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電影展映”活動正式開幕??缭?5年的12部經典香港電影作品將在廣東多個地市巡回展映,再現香江風華。其中,《精武門》《寒戰1》《拆彈專家1》等動作電影尤為矚目。

  資深影評人魏君子這樣概括香港動作電影——“臺前是搏,幕后是變”。多年如一日保持了“真刀真槍,硬橋硬馬”的動作拍攝,又能順應時代發展規律不斷推陳出新,才是香港動作電影產業和電影人多年來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關鍵。

  去年暑期檔電影票房冠軍《怒火·重案》正是這一理念的最好寫照?!案郛a動作片非常有特色,是華語電影里閃亮的明珠之一。這部影片有香港動作片所有經典元素——兄弟情、槍戰、爆炸、動作戲?!彬v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程武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但在“臺前是搏”的前提下,香港電影的幕后工作方式也正被內地電影工業新理念影響。例如在剪輯過程中,騰訊影業的數據用研團隊基于初版試映會上的觀眾反饋,從突出主線、突出核心矛盾、更好地展現人物動機、推動人物成長、加快節奏等方面幫助主創團隊優化影片剪輯,“最后呈現的效果,基本節奏是非???,五場大戲一場接一場,目不暇接的感覺”。

  而在口碑、票房不俗的主旋律電影《長津湖》當中,我們亦能看到這樣的融合與相互賦能?!堕L津湖》中扣人心弦的打斗、爆破等“武戲”,更多是出自徐克、林超賢這樣港式動作片導演的手筆,但他們的拍攝理念和場面設計,也必須通過已經達到國際頂級制作水平的內地電影制作團隊來實踐。

  “中國整個電影市場對于香港導演來說是一個‘重生’的機會。我們參與到了這個市場成長的過程,作了一些貢獻?!毕愀壑麑а蓐惣紊鲜亲钤缫慌鷣淼絻鹊匕l展的香港電影人之一,他認為內地與香港電影行業的碰撞融合,將為香港電影乃至整個中國電影市場帶來新機遇,“香港電影就是中國電影,我們在中國電影發光發亮的時候,怎么會覺得香港電影沒落呢?”

  這種相互碰撞出的火花和機遇,堅定了以英皇娛樂為代表的香港娛樂企業對內地市場,尤其是大灣區市場的信心?;翥胂O蛴浾弑硎荆骸拔曳浅?春么鬄硡^文化娛樂產業的發展,希望未來能在大灣區建立一間演藝學校,培養一批高素質、正能量的青年演藝人員,為大灣區提供強大的文藝人才支持?!?/span>

  用好得天獨厚的資源

  “大灣區電影出品,將成大趨勢”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要充分發揮香港影視人才優勢,推動粵港澳影視合作,加強電影投資合作和人才交流。影視產業的發展,未來無疑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當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娛樂文化產業的優勢是明顯的。魏君子舉例,香港電影黃金時代培養出一批影視產業各工種的優秀人才,但近年來港產片市場萎縮,年輕人不愿意加入這個行業,好師傅找不到徒弟,開始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如果能做大做強大灣區影視產業,將能很好地承接香港電影人才“北上”;粵港澳三地擁有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深厚的文化底蘊可為影視創作提供豐富的題材,這些帶有地緣特色的作品,具有廣東作為全國最大電影“票倉”這個成熟穩定的市場支撐,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影響力;另外,博納影業、英皇娛樂等企業的進駐,也將為大灣區影視產業發展提供經驗和技術上的有力支持,并帶動珠江電影集團等老牌廣東影企共同探索,迎接新機遇。

  “大灣區很有發展前景,有得天獨厚的資源,聚合了電影人才。希望未來一起為影視文化發展作出新的貢獻?!辈┘{影業CEO于冬這樣說。

  當下,帶有大灣區特色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例如紫荊文化、企鵝影視等聯合出品的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獻禮劇《獅子山下的故事》,集結了胡杏兒、李治廷、謝君豪、熊黛林、譚耀文等觀眾熟悉的大灣區實力演員,并在廣州、香港兩地取景拍攝。劇情以茶餐廳為切口,講述兩代人的拼搏經歷,以普通小人物的崢嶸奮斗史,見證香港時代變遷。該劇無論人物設定還是劇情發展,都極具大灣區特色。

  霍汶希也告訴南方日報記者,英皇電影近年積極與內地影企合作開發新片,其與閱文影業、新麗電影聯合出品的動作電影《海關戰線》日前已于香港殺青,該片由邱禮濤執導,張學友、謝霆鋒領銜主演,初步定于2023年全國上映。由此可見,香港與內地影視行業的合作模式日趨成熟,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在第34屆金雞獎獲獎名單中,多部帶著粵港澳大灣區元素的電影作品也表現亮眼:騰訊影業、香港寰亞等聯合出品的主旋律影片《1921》獲最佳編劇獎;廣州英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參與出品的《拆彈專家2》獲最佳剪輯獎;由香港導演劉偉強執導、博納影業落戶廣州后推出的首部力作《中國醫生》獲最佳音樂獎。

  獲獎后,英明文化《拆彈專家2》項目負責人吳蔚透露,《拆彈專家3》已在籌備,仍然是粵港合作:“我希望以后不再是香港片、廣東片的概念,而是(大)灣區電影出品的概念,這將會是一個大趨勢?!?/span>

  ■業界聲音

  區域融合,文化先行。香港歷來與廣東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粵港兩地電影的深入交流合作已成為建設“人文灣區”必不可少的內容。希望這些優秀的香港電影作品能讓大家更加深入了解香港電影歷史及其文化內涵,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的聲音,共同見證大灣區電影融合發展成果,展現粵港兩地一衣帶水、情感交融的緊密聯系。也希望通過這個平臺,促進香港電影人與內地積極開展合作,充分發揮香港人才優勢與廣東電影市場優勢,取長補短,乘勢帶動大灣區文化向內地延伸,吸引更多的優質資源,拓展空間和市場潛力。

  ——閆少非(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

  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擁有超過600家影視企業,英皇娛樂大灣區總部選址在廣州,是希望可以把粵港澳的資源整合,為大灣區服務,并將一些潮流文化推廣至全國。英皇娛樂大灣區總部的主要業務覆蓋音樂、影視、文化創作影業等板塊。將深入挖掘粵港澳大灣區本土文化內涵,傳承和發展優秀經典音樂影視文化。未來希望能與其他的平臺、企業緊密合作,充分發揮廣州本地文化底蘊深厚和香港影視人才豐富的優勢,共同打造立足大灣區,展望國際的文化演藝交流中心。

  ——霍汶希(英皇(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英皇娛樂集團營運總裁)

  現在很多國內精彩的電視劇的幕后其實有很多香港元素,這些都體現著香港人在內地的各種發光發亮。對我來說,香港不可或缺,我們學到的東西不能忘記,我們要把它帶回來。我們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國人,我們強,中國強,中國強,我們強……我當然希望能在大灣區發展,大灣區幾乎有著中國四分之一的市場。這個市場有很大的潛力,我們有很多接近的東西,大家都很熱切希望發展嶺南文化。香港如果能和整個廣東結合,電影發展的機會是有很多的。我的電影《暴風》在汕頭取景,用廣東話拍攝,也希望能作點貢獻帶動(融合),我希望它能成功,如果它可以在大灣區市場里成功,那我們就有另一個(發展的)機會。

  ——陳嘉上(中國香港知名電影導演,香港電影導演會前會長)

  香港影視行業擁有一群對于創作具有熱愛,高度專業、高度敬業、全情投入的從業者,同時在一些類型片領域具備非常成熟的體系。騰訊影業早在《怒火·重案》之前已跟香港創作人有過多次合作,接下來“三駕馬車”團隊也會繼續深入合作,希望能一起為觀眾帶來更多“豐富生活、溫暖人心、感動人性”的好故事……我相信,拍好電影、講好中國故事,是中國電影人的共同目標,未來大家的合作會越來越密切。

  ——程武(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

【中國旅游網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如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或"www.pdc-guru.com"并附文章鏈接,需確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錄和轉載的第三方內容,本站無法保證其真實性,亦不代表本站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屬原媒體及作者,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相關推薦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28日發布公告,為依法保障港澳居民來往內地權益,自5月8日起,對有效期限截止日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證件有效期限統一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
4月23日上午,2023中國旅游科學年會在京召開。本屆年會的主題為“強化‘三大體系’建設 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杜江發表講話,主要內容如下。今年是中國旅游研究院建院15周年,也是中國旅游科學年會創辦14周年。多年以來,中國旅游研究院和全國旅游學術共同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學術研究、理論建設和數據處理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也有長足進展,期待你...
文旅部4月26日消息,近期,演出市場加快恢復,各類演出活動大量增加,在繁榮文化市場的同時,個別演出活動發生現場安全事故,部分熱門演出存在“黃?!背雌钡葐栴},影響演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為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規范演出市場秩序,充分發揮演出市場在促消費、穩增長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文化市場高質量發展,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從嚴格執行演出市場主體準入制度、全面加強演出活動審批管理、持續做好演...
4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在會上介紹五一出行相關情況。隨著“五一”假期臨近,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國內經濟持續回穩向好,國內人員流動明顯增加,預計節日期間旅游、探親等出行需求十分旺盛,營業性客流量和公路網車流量將高位運行,預計客流將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從客流強度看,預計營業性客運量和自駕出行量將創2020年以來“五一”假期新高。二是從出行時間...
4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文化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李曉勇在會上介紹應對客流高峰的措施情況。李曉勇表示,文化和旅游活動具有聚集性強、流動性大等特點,疊加“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復蘇勢頭強勁、出游熱情高漲等因素,長途游、團隊游、深度游趨勢明顯,這些都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帶來較大的挑戰。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針對“五一”假期出游疫情防控,重點做了以...
聚焦/熱點

聚焦/熱點

副標題

聚焦
熱點
關鍵詞
關鍵詞
紅色旅游
鄉村旅游
夜間旅游
康養旅行
戶外旅行
研學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區
樂園
標簽模塊(3)(1)(1)(1)(2)(1)(1)

標簽模塊(3)(1)(1)(1)(2)(1)(1)

副標題

視線
論道
視點(2)(1)(1)(1)

視點(2)(1)(1)(1)

副標題

旅行
環球
視點(2)(1)(1)

視點(2)(1)(1)

副標題

動態
動態

全國旅游投訴舉報熱線:12345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12377

京ICP備2021027040號-2    經營許可證110105017960088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3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