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中國旅游研究院在京召開年中工作會議,會議主題為紀念建黨101周年暨人才建設年,會議由戴斌院長主持。中國旅游研究院干部職工和在站博士后參加會議和學習研討。戴斌院長以“以高質量人才推進旅游研究高質量發展”為題做了紀念建黨101周年暨人才建設年專題講話。全文如下: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建院十五年來,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經驗,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高度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和務實推進人才培養。2022年是研究院(數據中心)事業發展繼往開來、各項工作承上啟下的一年,更是推進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年。在反復研究和綜合考慮的基礎上,經部領導同意,院班子將年度工作主題確定為“人才建設”。
2021年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指出:“對我們黨的理想信念,不要語焉不詳,不要吞吞吐吐,而是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講?!迸嘤裁礃拥母刹?,使用什么樣的人才,是關乎研究院(數據中心)長治久安和高端旅游智庫建設的大是大非問題,是必須回答而且必須回答好的戰略課題,沒有必要回避,也不可能有什么模糊的空間。作為國家級旅游研究平臺和數據中心,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干部隊伍,建設什么樣的團隊和梯隊,特別是培養什么樣的接班人,都必須要向部黨組匯報清楚,向全體干部職工,向學術共同體和所有關心支持研究院(數據中心)發展的朋友們講清楚。
一、下決心培養一批政治可靠、業務過硬、價值觀一致的領軍人才和學術名家
黨歷來重視干部隊伍和專業人才的培養,并從政治、業務和管理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早在延安時期,黨就提出“有計劃地培養大批新的干部,就是我們的戰斗任務”。20世紀60年代初,黨提出了培養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戰略任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央明確提出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建設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挑選年輕干部,千條萬條,第一條就是教育他們對黨忠誠,堅決防止政治上的兩面人?!毖芯吭海〝祿行模┑母黜検聵I的高質量發展更是離不開組織放心、行業認可、職工認同的干部隊伍和領軍人才隊伍。
新時代的旅游名家和領軍人才應胸懷國之大者,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更不能斤斤計較于個人的功名利祿。2008年建院之初,我們就提出了“服務產業、報效國家”的建院宗旨。后來的“政府智庫、業界智囊、理論高地”的發展定位,以及“理論近衛軍、數據特戰隊”的建設要求,都是建院宗旨的具體體現和全體干部職工的行動指南。2015年以來,中國旅游科學年會每年都會推出一位來自業界的“旅游思想者”,這兩年又分批推出了“旅游學者志”。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在產業創新和學術研究兩個方面為不同時期的旅游發展戰略做出了杰出貢獻,值得我們銘記和致敬,也是青年人學習的榜樣。黨和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旅游業有不同的戰略要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發展入境旅游、創造外匯收入,九十年代后期是發展國民旅游、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大眾旅游和智慧旅游進入國家戰略體系,奠定了旅游強國的建設基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大眾旅游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保障人民的旅游權利,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需要和行業期盼,也是對干部和人才隊伍的具體要求。
同志們從海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獲得了博士學位,完成了博士后的研究任務,來到了研究院(數據中心)這個旅游研究和數據生產的國家級平臺上,除了以才情和努力服務國家戰略,再無任何其它的目標和任務。專業人才如果沒有對國家、對事業、對機構的奉獻甚至犧牲,能成真正名家者的,歷史上沒有,將來也不會有!如果覺得自己有了研究員、副研究員、院長、所長的頭銜或者這樣那樣的榮譽稱號,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就想著和組織講條件、講待遇、要這要那,一言不合轉身就走,或者在背地里嘀嘀咕咕,甚至搞些見不得陽光的小動作,這樣的人才能要嗎?黨和國家的旅游研究平臺能放心交給他們嗎?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或者解決得不到位,個人、組織和平臺發展就會有停止甚至倒退的危險。即使憑平臺和資歷勉強得到一些看上去榮耀光鮮的位置和稱號,也得不到學術共同體和旅游業界發自內心的認可,最終還是會被歷史所淘汰的。只有為黨和國家的旅游事業盡忠竭智者,為人民的旅游權利和產業發展而殫精竭慮者,才是我們事業繼往開來的領軍人才和學術名家,才會為人民所記住,歷史終會給予應有的評價。
新時代的旅游名家和領軍人才應是當代旅游發展理論的開拓者和旅游學術研究的創新者,而不是模仿跟隨者,也不是小成即安者。歷朝歷代,無論是政治、軍事、經濟、社會,還是思想、教育、科學和文化,能夠為歷史記憶者,無不是開疆拓土者、制度奠基者和原始創新者。任何意義的模仿、守成和偏安的結果,都只會空留下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嘆?!耙藢⑹S伦犯F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沒有這樣的氣勢,事業做不成,學問也不可能做大。入境旅游時代,我們是理論和實踐追隨者,學習引進發達國家的旅游理論、規劃和標準,指導地方和企業開發資源、做好服務。國民消費為主的大眾旅游時代,我們是理論創新者和實踐趕超者,在分析旅游市場和參與發展規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基于國情的原創概念和發展理論,也積累了相對豐富的市場數據和產業案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我國進入大眾旅游全面發展的新階段,“三新一高”成為旅游發展的指導思想,對理論建設、政策研究、產業創新和數據生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旅游理論創新和學術研究已經進入了事實上的“無人之境”,如何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回答旅游發展的時代之問,已經落在我們這一代旅游學人的肩上。
新時代的旅游名家和領軍人才要積極擔當,主動作為,不要在理論探索和科研實踐過程中畏手畏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擔當作為就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決不能坐而論道,光說不練”“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遇到困難就躲,見到問題就繞,對外小綿羊,對內稱霸王,這樣的干部和人才都是要不得的。在這個問題上,不能語焉不詳,不能言行不一,也不能有任何愛惜羽毛的想法。那種擔心觀點出錯而小心翼翼,擔心閑言碎語而左右逢源的想法更是錯誤的。擔心對團隊嚴格要求會招致差評就想做老好人的想法,對事業發展有害,對自己成長也不利。須知,有黑子的太陽也是太陽,有瑕疵的英雄也是英雄?!翱晾麌疑酪?,豈因禍福避趨之”,理當如是。人才建設要“相馬”也要“賽馬”,名家大師要培養,也要競爭。思想也是有市場的,也是需要競爭的,千萬不能搞論資排輩那一套,覺得年齡和資歷到了,自然就是領軍人物或者說學術名家了。沒有這回事!今后除了正常的招新,我們也會從國際國內的學術機構和企事業單位有意識引進一些領軍人才和學術名家。
新時代的領軍人才和學術名家要敢于開展理論斗爭和學術爭鳴,“好好先生”要不得。毛澤東同志指出:“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绷暯娇倳浿赋?,“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和膽魄”。對共產黨人來說,“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的人,沒有公心,只有私心,沒有正氣,只有俗氣,以為“堅持原則是非多、碰到硬茬麻煩多、平平穩穩好處多,拉拉扯扯朋友多”。自古以來,人們便對這種人嗤之以鼻,比如孔子就說,“鄉愿,德之賊也”。那種總想著對誰都好,希望別人給發個好人牌的人,網上有兩個詞——“不粘鍋”和“中央空調”,用在他們身上倒是比較恰當的。
什么是忠誠?不是在領導面前唯唯諾諾,不是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是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業而努力奮斗,并且敢于斗爭!具體到研究院(數據中心)來講,忠誠體現在“兩個維護”“四個自信”上,體現在對建院宗旨發自內心的認同和身體力行上,體現在理論斗爭、思想爭鳴、學術討論、旅游統計和數據分析工作中自覺地站在黨和國家立場上,無論是公開場合還是私下聚會都不說不利于團結的話,不做不利于機構和平臺的事情。那種當面不說、背后嘀咕,業務不精人際補、詆毀同事求上位的做法更是要不得。厚積才能薄發,行穩方可致遠。任何時候,我看都是光明磊落得好,也許有人一時不理解,沒關系?!澳獮楦≡普谕?,風物長宜放眼量”,最終還是會為絕大多數人理解的。
二、下決心培養一批發展潛力大、價值認同度高、敢于揭榜掛帥的青年人才
毛澤東同志說,“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大浪淘沙、吐故納新,從來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無論愿意還是不愿意,我們總要制度性地離開這個平臺,終有一天也要退出理論建設、學術研究和數據生產的歷史舞臺?!跋蛏n天再借五百年”,不可能的事,文學的想像罷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誰都有退出歷史舞臺的那一天。問題是事業的接力棒交到什么人的手上?能不能獲得組織信任和全體職工、學術共同體、旅游行業與國際上的認可?如何扶上馬、送一程?都是亟需回答而且要回答好的現實課題了。
要用好現有的干部和人才,讓每個人都能在干事創業中成長。我常與院班子、支委和部所負責同志說,每位在編、院聘和執行專項任務的職工,包括博士后和訪問學者,都是推動研究院(數據中心)事業發展的極其寶貴的資源。黨和國家把這么多高學歷、高職稱和高素質的人才交到我們的手中,千萬不能辜負了組織的重托和同志們的信任。在前進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人都不能掉隊。將來我們的事業還要發展,編制、崗位和職能還會擴大,每個人都可能肩負更多的責任,擁有更廣闊的舞臺,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培養人才,院里出臺了職稱晉升、科研獎勵和學術成果資助出版的支持措施。例如,通過中高級職稱評審促進復合型人才培養;研究報告或學術觀點為省部級以上政府部門采納,轉化為政策,或者為政策法規的制訂提供重要依據者,由院長辦公會討論決定后給予特別獎勵。上半年,有幾期內參和特別報告得到部相關領導肯定性批示,或者直接轉化成為工作抓手,經研究分別給予了每篇成果30%和50%的獎勵分值。對出現數據失誤的報告也提出了批評,扣減了成果分值。上個月還頒布了支持青年學者學術專著出版資助的實施方案,對有關標準和程序進行了規定。這些文件、規定和要求不能一出了之,要通過網上辦公平臺和所務會傳達到每個職工,更要務實貫徹下去??蒲泻腿耸虏块T年底要有量化考核和專題總結,要向同志們公開。
要壓實學科帶頭人和學術方向帶頭人,特別是研究部門負責同志在人才建設的主體責任,在團隊建設和青年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今年院里專門研究制發了關于壓實所長責任強化研究所建設的文件。要求全面落實所長責任制,建立常態化所務會制度。抓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高質量完成政府智庫研究成果,積極引導行業發展、做好業界智囊,鞏固理論高地定位。加強研究項目管理,完善所內預算管理,做好數據和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和保密工作,力爭建設模范研究所。在研究院(數據中心)的組織體系中,院長、所長從來都不是榮譽和權力,而是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希望同志們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統籌黨建和業務工作,全面貫徹所務會、所務公開、科研組織、人才培養等各項要求,爭創模范研究所。
要統籌用好機構、平臺、系統和行業的資源,多種方式培養人才,多個崗位鍛煉人才,為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更多的機會。了解行政系統的運作,掌握市場一線的信息,搭建同行人脈,對于青年學者的成長是十分必要的,院里也會努力創造這樣的機會。作為國家級旅游智庫、研究平臺和數據中心,會有很多系統內外的掛職、借調和國際交流的機會。過去十五年,我們在這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當然也有一些失誤和教訓。希望同志們珍惜平臺所給予的機遇,在服務行業和干事創業中成長。千萬不能成為扛著機構的牌子游走四方的華威先生,更不能為工作中接觸到的權力和利益而東張西望,結果亂了自己的心神,忘記了初心和使命。千萬不能混淆了平臺賦能和個人努力的關系,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平臺認可個人的才情和努力,個人感謝平臺給予的高度和機遇,兩者是相輔相成,互動成長的。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與人性作戰,不得不加強個人的思想修養。我們這代人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而來,從基層做起,一個學位接著一個學位讀,一篇文章接著一篇文章寫,一個項目接著一個項目做,有些成就和名聲,才得以為國家所征召,有了服務產業、報效國家的機會。哪里有什么個人的時代,只有時代的個人。所以才要淡泊以明志,行穩而致遠,六神不寧,終會輸得干凈呢。說易行難啊,同志們,修身養性是一輩子的事,對于青年學者尤其重要。
青年學者要與組織培養相向而行,讓外因真正轉化為人才成長的內在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干”。希望青年學者不要怕吃虧,更不能怕吃苦。每一期旅游內參和特別報告、每一篇文章、每一次演講、每一次匯報、每一次調研、每一項具體工作都是青年學者成才的基石,務必全心投入,全力投入,全情投入。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成長是需要煎熬的。年紀輕輕的,身體沒那么嬌貴,每天少睡些覺,少些聚餐娛樂的時間,我看不會有什么損失。心理不要那么敏感,每天關注別人怎么看自己,領導批評兩句,同事和同行議論幾句,就受不了了,就到處求安慰求理解,太敏感、太矯情、太玻璃心了!對待工作,無論是科研、學術,還是行政,都要自我加壓,精益求精,功夫沒下到位,出不了細活的,懂行的一看一聽就能感覺出來。對待職責范圍的事情和院領導交辦的任務,如果總是抱著辦事交差的心理,總覺得反正有所長、院長在后面把關兜底,那么就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和發展的要求而掉隊。格局放不開,功夫下不到位,遇事斤斤計較,終將一事無成,不信我們走著瞧。只有以高度的事業心和反復磨礪出精品的勁頭,才可能抓住每一次機會成長。
三、下決心培養一批政治素質高、善于統籌協調和創造性執行的行政人才
長期以來,知識分子有一個光榮傳統,專業人才有一個優良作風,就是黨叫干啥就干啥,黨讓去哪就去哪,哪里有事業哪里就是家,只要組織需要,就沒有二話,就無怨無悔。與科學研究、理論建設和數據生產一樣,行政管理也是研究院各項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底層器件,是幕后英雄。行政工作也是有專業性的,也是需要人才的。黨建、行政、人事、宣傳、外事、財務和科研管理這些崗位也是人才成長的舞臺,也需要專業能力建設。行政管理人才是研究院人才工作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領軍人才和學術名家成長的有力支撐,是青年人才培養和學術梯隊建設的具體保障。院里既要向他們提要求、壓擔子,也要加強培訓、指導和幫助的力度。
支委和院班子對行政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權威、大氣、精準、高效”,建院十五年來,行政部門的同志們在理念上是認同的,在工作中是踐行的。無論是退休的,在職的,還是由于種種原因而離開的同志,都是盡心盡力做好了本職工作,為我們共同的事業做出了應有貢獻。那么多的文件起草、人員招聘、政府采購、基本建設、資本配置、財務審計、宣傳推廣、品牌會議、國際交流、來訪接待、科研管理、博士后全過程管理和學術共同體建設,等等,都是政策性強、時效性高和利益訴求多的事項,就這么十來個人,不容易??!在此,我代表支委和院班子向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過去十五年,你們辛苦了!
今年根據工作需要,經院班子研究決定,調整了五名同志的工作崗位,有的是在行政系統內部調整,有的是從行政崗位調整到科研一線,也有的是從高級專業技術崗位調整到行政管理。大家都表現得很好,有大局意識,能夠做到令行禁止,及時交接工作并快速適應新崗位的要求,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無論是博士、碩士,都是黨的戰士;無論是研究人員,還是行政人員,都是黨的辦事員”。對于人才成長而言,多崗位鍛煉是必要的,可以起到增進理解、擴大共識、協同創新和提升能力的效果。希望同志們在新的工作崗位展現新形象,提升新能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態全力推進包括人才建設在內的各項工作,為研究院(數據中心)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希望行政部門的同志們能夠和研究院(數據中心)的中長期發展戰略相向而行,善于學習新知識、善于掌握新技能,切實提高辦文、辦事和辦會能力。不要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計算一個人對著機關的多少個處上,不要總覺得辦事求人多辛苦,而是要一點一滴地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經驗,讓自己成為平臺建設和事業發展不可替代的人才。支委和院班子也會關心同志們事業發展的需要,多傾聽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加大輪崗交流、掛職鍛煉和培訓深造的支持力度,想方設法幫助同志們成長,切實提高每個人對研究院(數據中心)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