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者經歷了上半年無法開門做生意的階段,終于在6月中下旬,看到了一些恢復跡象。
在朋友圈中也可以看到選地接某西北商家,車子不夠了,導游不夠了,某西南商家單日接入20單,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了。
這當然是好事,進入暑假,業務就起來了,隨著暑期來臨,大家的生意大概率都會更上一層樓,這種忙碌氣氛,在疫情后我們是鮮有感受的。
但最近兩天,隨著陜西,安徽,江蘇,上海,山東等地的疫情新增,又一次讓部分目的地商家迷茫,三年了,如果以后還是這種隨機隨處暴雷,旅游工作者還有未來么?
疫情發生之初,我們做過一份旅游業經營狀況調研,這份調研結果,現在看來,仍然具有很大的價值和參考意義,也借此回味一下過去幾年,旅游人的心態變化。
調研過程:
問卷發出時間1/28號晚9:30,回收時間1/30日晚9:30,調研時間48小時,有效問卷回收164份,2份信息凌亂、判為無效填寫,實際有效樣本數162份。
下面是詳細內容:
1.你所在的細分行業是:
在參與的調研用戶中,組團社最多達到82家,地接社有38家,其次是批發商,其他較為分散,其中也有既是組團又是地接兩種角色的8家。

2.你目前的職業角色是:
在參與調研的用戶中,為旅行公司總經理創始人比例達到55.42%

3.你目前在旅游行業的從業年限是:
沒想到填寫問卷的用戶中10年以上的從業比例高達43.37%,其次是4-6年,這一點也側面驗證10年左右經歷的旅游行業從業人員擁有較多的痛點和苦惱,對旅游業有著熱愛和積累,不好轉行不能掉頭但面對變化又有諸多跟不上。

4.你目前的年齡段是:
大部分的年齡段在31-40歲,是旅游行業人才梯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5.目前的旅游行業,讓你感到最困擾的問題是哪些:
這里的內容最為豐富,有的參與用戶填寫了大段文字:
經過詞云分析,困擾最多的問題是產品,其次是當下疫情,還有關于流量、渠道以及獲客,部分提到了職業發展、個人能力、人才相關問題。

以下為部分反饋:(相同反饋只選取代表性1條)
(1).傳統社產品雜亂無章,同質化嚴重,缺核心競爭力
(2).我們是門店,現在最困擾的是跟團客人少,就算有跟團客人也是各種比較后選擇線上多,有一些行業定制的客人,地接社給的資料又非常有限
(3).好體驗的產品如何包裝,從客戶端考慮如何包裝大家才會喜歡,輸送到對標旅行服務機構,以達到共贏
(4).最困擾的問題是疫情過后旅游產品的打造,旅游產品的推廣宣傳,團隊的建設,主要是怎么樣才能在千百個線上同行中脫穎而出,獲取更大的公域流量
(5).1我們社是云南批發商,專做線下市場,后疫情時代旅游業何去何從?長線要不要改做市內研學線?2.2020年堅守旅游,兩面都難,對于同行面臨客源急劇減少,對于地接社給到的質優價廉的產品并不多,難難難3.我是2013年大學畢業的,當時感覺攜程同程途牛平臺真好,就業機會多,薪酬也不錯,如今受疫情影響很多之前同事都下崗,居然間開始思考兩種不同性質的旅行社對于個人職業發展的利弊,尤其是基于類似疫情公共事件基礎上。之所以思考這個問題是想給予選擇旅游行業的學生的忠告。
(6).怎么樣盡量服務更多的門店、供應商和地接社,讓其能夠愉快、高效的使用系統,做到自己的數字化分析
(7).產品混亂,價格混亂,從業人員素質低,旅游的可復制行太強
(8)找到志同道合的旅游合伙人或合作伙伴太難了
(9).您好!我是張**,從疫情開始,就一直關注你的公眾號,收獲很多,內容輸出很貼合實際情況,對現實問題有很多借鑒的意義,近年來,西部旅游開始升溫,我們作為青海省目前最大的旅行社,一直堅持品質旅游,然而目前面對的難題還是很多,諸如:
①、零負團費的沖擊;
②、優質的目的地跟團游、主題游,2-6人小V團產品,線下渠道打不開,目前僅攜程線上定制、自營經營的不錯,螞蜂、途牛都停掉了,飛豬和美團還在堅持;
③、西部地區美工設計很難招,我目前3位美工,圖的設計質量和效率都很低,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④、目前在職員工80+,在績效考核和管理制度上急需一個成熟的參考方案;
⑤、對未來業務走向的把握不太確定,目前以跟團游產品為主,是否需要向碎片化發展?很糾結,因為碎片化的產品,我們線下旅行社和成熟的OTA沒有辦法抗衡。
(10).將輕戶外性質的徒步、露營、自駕游等這些傳統認知非標準化的操作改良優化為標準化的旅游產品后與傳統旅行社渠道的對接還存在較多門檻。
(11).走馬觀花,千篇一律,自由度不高,沒有深度,沒有文化
(12).不喜歡購物團,游客游后評價普遍不好,但是購物團賺錢,選擇疫情期間開始賣酒店,但銷量也不好
(13).1.產品是小而美還是大而眾;2.線上線下比例如何權衡
(14).人才流失與系統化知識儲備。受疫情影響,勢必文旅行業將流失掉很大一批人才,而這些人才都是經歷旅游最黃金的十年時間培育出來的,目前來看還感覺不到,但2-3年之后文旅行業恢復到80%左右,人才凋零的陣痛就會體現出來;另一方面,文旅行業知識其實沒有一個完整的知識架構庫,從資源方(景管、酒管、餐飲等)到地接、批發、組團、OTA等,每個環節的知識點都過于繁雜,一個應屆畢業生進入旅游行業,要想學到皮毛知識,都需要好幾年的觀景,而從業者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既無前史也無前人
(15).我所在的地區是鄭州,大社都是做網點,很少會去考慮網點如何招徠客戶,產品相對外界無差異化。我的營銷渠道越來越窄。2019年開始,大家又開始收會員,目前的會員都是那種送雞蛋的會員,品質客戶不好篩選,不想走這樣的路,一直僵持著,2020基本沒有動。
(16)資源有限,找不到合適的人合作,不容易找到一手資源,具有新思維的好導游不好找(很多都轉行了)
(17).都說2020年旅游不好沒客,但是周邊度假酒店每到周末一房難求?旅行社這邊卻無人問津!2.本人喜歡戶外,廣東周邊游散客幾乎團團不成團,而戶外領隊隨便發個帖一周就能收到四十幾號人(AA制的)。困惑是,既然旅游市場蛋糕越來越大,作為擅長資源整合的旅行社該如何應對?
(18).競爭力下降,產品力不足,客人分流產品過于同質化沒有深度核心產品力
(19).主要困擾有2處:1.游客出行,不在依賴于旅行社或定制公司,大多會選擇網絡上的單項預定。2.旅游法規中要求的采購資源要有正規運營資質,尤其是車輛,小團組傾向商務車,可12座以下車輛沒有運營資質,如何平衡法規與客戶需求,這點比較困擾我
(20).本科在讀大四旅管專業,19年一線地接導游。困擾的問題是職業發展方向,疫情影響下暴露旅游行業的脆弱性、旅行社旺季淡季差異性、旅行社傳統經營模式、個人行業內職業能力的單一性
(21).新的個性化的好的產品的研發對研發人員能力要求很高,對執行人員的要求也會很高,但是培養人才卻卻很難,時間也會很長
(22).如果疫情長期伴隨,旅游行業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運行
(23).旅游行業、酒店業是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在疫情不斷蹂躪下,沒有任何部門、組織關心、呼吁,各種稅費依舊,營收下滑員工不能輕易解聘,工資不能隨便降低,房東如獅子般催繳!
(24).流量渠道減少。公域流量增加越來越難,私域流量又不會獲取
(25).內容團隊的打造
(26).旅游從業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只會打價格戰,不注重提高客戶旅游體驗
6.現階段你最想提高的能力是什么:
整體來看想提高的能力仍然是圍繞產品、獲客、團隊人才和交易。

以下為部分反饋:(相同反饋只選取代表性1條)
(1).對國內營銷能力
(2).創造價值后如何更精準傳遞到需求客戶
(3).百推/抖音/視頻號/小紅書運營能力
(4).自己本人的創新能力,跟供應商溝通協作能力跟年輕人溝通的能力
(5).產品包裝能力,美工,文案策劃,視頻剪輯輸出,理念輸出
(6).提高線上獲客水平,以及網絡團隊的建設提高
(7).產品設計的底層邏輯
(8).電商能力和市場營銷
(9).建立“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情奇閑”之間的會員共享、積分通兌、消費互動的數據生態圈
(10).1.邏輯思維能力2.表達能力3.復盤能力4.對旅游行業縱深深入
(11).旅游行業新知識和新趨勢的吸收和對客輸出有價值旅游相關知識的能力,提高私域運營能力
(12).互聯網產品經理的能力,能啟動增長、A/Btest、MVP,能優化LTV、CAC
(13).對產品的設計特別是深度體驗以及活動的安排,產品包裝宣傳以及旅游IP打造的能力,其次是和客戶溝通力以及旅游專業影響力
(14).是帶隊能力依舊是職業基礎。腳踏實地我從事行業深耕的第一步。其次是詳細了解疆內旅游資源的能力,以及收客,學習自媒體的運用
(15)個性化線路、產品的打造能力產品開發能力
(16).我從事旅游將近10年,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大型組團社做文案,慢慢從文案到營銷策劃再到文旅策劃的頂層設計,經歷過組團、地接、批發、景區業務,做過專列、包船、包機。越來越感覺到,未來3-5年文旅行業將經歷一場大洗牌和大風暴,而這場風暴的規模不亞于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浪潮,而這一場風暴之后將把國內旅游業從業務架構、人才輸出方向、思維邏輯進行徹底的顛覆,會出現真正以產品和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巨頭企業。
7.你期待在哪些問題上得到幫助:
詞云分析顯示最需要幫助的是產品、資源、渠道、內容以及合作。

以下為部分反饋:(相同反饋只選取代表性1條)
(1).做更好的有內容深度體驗產品
(2).數字化營銷
(3).旅游產品設計
(4).有創新吸引力的能安撫人心的旅游資源
(5).希望獲得更多啟發:1.與優秀的人多探討;2.多一起行3.可以邀請不同的人多分享新模式、新思路
(6).了解更多的門店、供應商和地接社的需求點,抽象成產品,讓其愉快、高效使用系統績效考核和未來業務方向的判斷
(7).公司股權架構,找到和我一樣有情懷的旅游人
8.你看好旅游行業的長期發展嗎?
盡管反饋了現階段的很多問題,也有疫情的負面影響,93%以上的參與用戶,仍然看好旅游行業的長期發展。

(1).看好,首先我依舊熱愛我所從事的職業。伴隨疫情到來壞消息,國內旅游客源也會大量來到新疆是利好。另新疆旅游資源仍然有很大的潛力等待發掘為產品。第三,新疆的遠距離雖然造成落后的經營模式是弊端,但也保護了本地旅游產業較為良好的環境。第四,作為本專業大學生深挖地方旅游資源整合旅游資源,打造優秀產品是具有專業知識優勢的。
(2).看好,人一旦出去看過世界,就不甘心被關在一處。旅游需求是有的,游客的需求倒逼行業轉型,疫情不過是個加速劑,大家都處在迷茫和摸索中,一旦找準適合自己的方向,前景還是有戲的。
(3).目前剛剛從導游領隊角色轉化為公司。所有的東西都在不斷的學習與摸索當中
(4).看好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旅游不僅僅是看景點更是感受文化獲得凝聚力的一種活動通過旅行還能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找到自己。
(5).未來的時間里,好產品是標配,高品質服務是基礎,品牌定位很重要。因為,旅游也是以后生活的必需品。
(6).保持謹慎樂觀,由于我是做出境游的,一方面疫情依然嚴峻,另一方面出境游不管從頻率、價格上都弱于國內游,如果疫情影響了大家的收入,我想可能哪怕疫情好轉,出境游依然不會那么快復蘇吧。
(7)很看好!1、中國經濟持續向好,人們的旅游意識發生了非常大變化,旅游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西部旅游逐年在升溫,鬼斧神工造就的絕美風景和民俗風情,讓來過的朋友滿意度很高,口碑不錯;3、出境游持續不開放,中產階級的出游相對比較理智,品質旅游市場不會萎縮。
(8)從事旅游行業十余年,感覺今后幾年將是這個行業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折期,行業從業人員不管是主動或被動都從思想上對于市場、客戶、產品有了新的理解。
(9).看好。出境游雖然暫停了,但是不失一個好機會深度研究和設計省內/國內游的線路,讓全國各地聯動起來,百花齊放,特色鮮明,精彩紛呈。
(10).不是很看好現在的從事的景區。目前所在地是一個花海景區,同質化嚴重,景區也沒有一個好的企劃團隊和景區發展團隊。感覺未來沒有一個優秀的景區規劃。景區會更難有流量。
9.最后總結
不知道你看完上面的反饋是什么感受。
不到200位旅游人的真實反饋,100家左右旅行公司CEO痛點困擾,真實世界的經營單元,這些聲音值得傾聽,我們這個行業還有這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正在制約發展和進步。
但今天,到處都是隨處可見的新聞、消息和唉聲嘆氣。
雖然這份調研報告已經過去有1年半的時間,但其中體現的很多心聲問題仍有關注意義,疫情以來,旅游業無論是大環境還是從業者心態,在兩年內都沒有太多正向的調整。
也許,這個行業需要一些最為本質的改革與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