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農村更加宜居宜業 農民更加富裕富足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12-25 19:54來源:人民日報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span> “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span>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span> 這是大黨大國的深長思考,也是洞察大勢的深遠謀劃。 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我們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 虎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雪來到山西省臨汾市,進山村、訪農戶,總書記強調“要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銜接好,使農村生活奔向現代化,越走越有奔頭”;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總書記沿村道邊走邊看,叮囑干部群眾“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總書記調研時指出,“要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好,團結帶領鄉親們脫貧之后接續推進鄉村振興”;黨的二十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國內考察來到陜西延安,看看老鄉們脫貧后生活怎么樣,還有什么困難,鄉村振興怎么搞…… 暖心話語,映照初心。廣袤的田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呈現新圖景。 山東省龍口市北馬鎮南仲家村麥田里,種糧大戶仲崇飛說:“今年村里糧食大豐收,科技上加把勁,爭取來年再奪個好收成?!?/span> 四川省青神縣高臺鎮百家池村,房屋灰瓦紅檐,院子里種花種草,扮靚鄉村生活?!按迩f好似大公園,巴適!”村民黃永全樂呵呵地說。 一個個生動故事,匯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壯闊答卷。今年,全國糧食再獲豐收,總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面貌明顯改善,農民享有更多實惠,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新進展。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三農”工作的厚重發展成果,為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贏得了主動權。 農業更加高質高效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 今年4月10日,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走進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談起種子話題語重心長:“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span> 今年6月8日,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走進太和鎮永豐村稻田深處,放眼廣袤田野,思慮深遠:“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業專家,也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民,我們有信心、有底氣實現糧食安全的目標?!?/span> 一粒種,一株苗,濃縮著“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的考量,飽含著“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牽掛。 諄諄囑托化為“季季接續、茬茬壓緊”的堅決行動。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戰旱澇、促弱苗、防蟲害,政策及時跟進,一系列硬措施精準到位,今年糧食再獲豐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加快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大國糧倉根基穩固。 “總書記說,我們村的名字寓意很好,‘永豐永豐,永遠豐收!’我們種地是越干越起勁?!彼拇ㄊ∶忌绞袞|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黨委書記李雪平說起來難掩興奮,6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村里考察,對他們堅持糧食種植助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 “我們克服極端高溫、疫情等不利影響,今年糧食總產量超過4000噸,創下新紀錄!”李雪平干勁十足地說,現在村里實行了田長制,減肥減藥,良種良機,新技術一個接一個,“我們有信心讓永豐村越來越好,永遠豐收!” 今年我國糧食生產抗災奪豐收,總產量達到13730.6億斤,比上年增長0.5%。這份沉甸甸的豐收答卷,來之不易,穩固大國糧倉根基。藏糧于技,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10年提高7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2%,10年提高15個百分點。藏糧于地,到今年底全國將累計建成10億畝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保障糧食產能1萬億斤以上。 ——生產向綠,品質向好,“菜籃子”“果盤子”更加優質豐富。 “這就是農業現代化,你們找到了合適的產業發展方向?!?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果園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時時回蕩在果農們耳畔。 “總書記的話,給我們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蹦蠝洗骞r劉潤喜說,豆菜輪茬,物理防蟲,標準化種植,今年他家17畝果園掙了20多萬元。正是靠著好品質,“延安蘋果”注冊僅4年,就躍居中國蘋果區域品牌價值榜第二位。 一個蘋果,藏著農業現代化的密碼。我國持續推動農產品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全國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6年負增長,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累計達6.2萬個,越來越多的綠色優質農產品擺上百姓餐桌。 ——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現代高效農業動能澎湃。 安徽省渦陽縣正宇面粉有限公司制粉車間里,一粒粒小麥正在“變身升級”?!靶←溂庸こ?種基礎面粉,經過配粉制成饅頭、面條、水餃等專用粉,加工成掛面、刀削面以及蔬菜面、胡蘿卜面等特色面條,銷往全國各地,身價漲了好幾倍,今年能帶動農民增收8600萬元?!惫巨k公室主任曹鑫介紹。 全環節升級、全價值提升、全產業融合,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我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0.6%,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達112個、超10億元的鎮達174個、超1億元的村達249個。 一季接一季,一茬壓一茬,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邁上新征程,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不斷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農村更加宜居宜業 7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吐魯番市調研期間,到高昌區亞爾鎮新城片區新城西門村考察了農產品加工企業。鄉村振興如火如荼,產業振興是其中的關鍵一環。對于祖祖輩輩靠種植葡萄為生的村民們來說,企業入駐村子,不僅解決了家門口就業,也破解了銷路難題??倳浿赋觯骸叭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要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span> “總書記為鄉村發展指明了方向?!毙鲁俏鏖T村第一書記茹蘇力·買買提說,“如今村里修了寬闊的馬路、嶄新的文化廣場,不少村民建起門面房,做起了生意,下一步我們要帶動更多村民,一起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span> 鄉村發展是歷史命題,也是時代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span> 各地區各部門加大鄉村建設力度,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基本公共服務提標擴面,一個個鄉村成了廣大農民樂享現代生活的幸福家園。 ——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鄉村美麗蝶變。 漫步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河口街道坨子村,“和睦鄰里”等12個特色主題庭院一院一韻,弱電線路整治消除了影響村容村貌的“蜘蛛網”,村莊更加亮堂?!碍h境好多了,住著心情都舒暢!”坨子村黨支部書記崔如山感嘆。河口區持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刷新鄉村“顏值”。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全國95%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各地立足實際打造了5萬多個美麗宜居典型示范村莊。今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壓茬推進,各地加快推動村莊環境從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邁進。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延伸覆蓋,農村民生事業取得新進展。 “門口道路升級成了6.5米寬的瀝青路,標識清楚,路燈敞亮,交通方便了,周末來采摘胡柚的游客多了起來?!苯魇∧喜薪涢_區桐坑村果農馬國平高興地說。今年以來區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15.8公里,道路通暢促進百業興旺。 看全國,廣袤鄉村“硬件”“軟件”同步強化。有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2895個縣全部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90%以上實現遠程醫療覆蓋,鄉親們出行、看病、上學、辦事更方便。 ——資源要素加速流入,鄉村成了干事創業的熱土。 河南省欒川縣石廟鎮龍潭村“沃地農場”大棚內,負責人張杏杏對著手機屏幕介紹“線上認養”的草莓生長情況。今年初,欒川面向全國招募鄉村運營人才,張杏杏就是其中一位,談起未來她信心滿滿:“農村天地廣闊,青年大有可為,我要用自己的熱情、知識和技能助力鄉村振興?!?/span> 宜居又宜業,越來越多的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匯聚,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截至今年6月末,涉農貸款余額47.1萬億元,比2017年末增長52.2%。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累計達1120萬人,發展熱土、創業沃土,鄉村人氣越來越旺。 農民更加富裕富足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生活富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鄉村振興不能只盯著經濟發展,還必須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還必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興產業、促就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農村公共文化體系更加健全,農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越來越多的鄉親口袋鼓、腦袋富,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鄉村產業扎根成長,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和茹手工茶坊里,紅茶醇香撲鼻?!拔壹业牟枞~都賣出去了,再買得等明年開春咯!”不遠處,茶坊業主王菊茹和丈夫王柏和牽頭成立的茶葉專業合作社生產用房,正加緊建設。 王柏和清楚地記得,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村里調研時的情形,“總書記在茶坊和我們一起炒茶,并買下兩袋茶葉。他勉勵我們把茶葉經營好,把日子過得更紅火?!?/span> 如今,毛納村已發展茶園面積572畝,超過80%的農戶種茶,在茶產業帶動下,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1.5萬元?!耙揽糠N茶、采茶、制茶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們有信心?!蓖蹙杖阏f。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有力帶動廣大農民就業創業、持續增收。2022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55%以上用于支持幫扶產業發展,截至10月底,全國脫貧勞動力(含監測對象)務工規模達到3270.4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脫貧地區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經受疫情沖擊、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實際增長4.3%。 ——善治鄉村加快建設,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反映的問題都有回響,‘急難愁盼’順利解決?!备拭C省康縣迷壩鄉馬蓮村村民張波豎起大拇指,點贊鄉里的“微心愿”活動。迷壩鄉面向群眾征集“微心愿”,建立臺賬,廣泛動員干部群眾參與,聯合各相關部門,實打實地為鄉親們排憂解難。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各地進一步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在鄉村治理中大力推進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積極推行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治理方式,不斷提高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扎實開展,鄉親們精氣神越來越足。 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雙蔡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廣場上,“百姓名嘴”邱紹軍創作的蘇北大鼓作品,用大白話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引來陣陣掌聲。宿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根據群眾需求制定清單,組織志愿者“按單下菜”,“琴鼓村村行”“流動小板凳”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動,為鄉親們送去熱騰騰的文化“大餐”。 鄉村振興要塑形,更要鑄魂。全國所有行政村都建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開設了農家書屋、電子閱覽室和文化活動室,全國現有群眾文化團隊的數量超過45萬個,比2012年增加50%。各地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農民精神風貌不斷改善,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新征程上,讓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全國廣大農民生活更上一層樓。 (記者 顧仲陽 常欽) 【中國旅游網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如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或"www.pdc-guru.com"并附文章鏈接,需確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錄和轉載的第三方內容,本站無法保證其真實性,亦不代表本站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屬原媒體及作者,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5月4日,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消息,2023年“五一”假期期間,全國邊檢機關共查驗出入境人員626.5萬人次,日均125.3萬人次,較去年“五一”同期增長約2.2倍,是2019年“五一”同期的59.2%。其中,入境312萬人次,出境314.5萬人次。查驗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26萬架(艘、列、輛)次,較去年“五一”同期增長約1.4倍。4月30日,出入境人員突破138萬人次,為“乙類乙管”措施實施以來... 5月3日,同程旅行發布《“五一”假期旅行消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五一”假期期間,國內旅游市場整體迎來消費熱潮,酒店、景區、大交通等各品類單日訂單峰值均超過今年春運單日峰值。在國內目的地中,三線及以下城市旅游熱度增長迅速,三至五線城市酒店預訂同比漲幅均超過150%。學生群體在出游人群中的比例顯著提升,“特種兵式”旅游、沉浸式旅游等新型游玩方式興起,帶動了國內旅游市... 5月3日,“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廣東省內各地的游客度過一個歡樂假期后,已經紛紛返程回家。據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消息,初步測算,4月29日至5月3日,全省接待游客4546.1萬人次,同比增長77.9%(按可比口徑,下同),較2019年同期增長18.6%;實現旅游總收入274.4億元,同比增長101.1%,較2019年同期增長17.7%。全省文旅市場持續升溫,文旅活動精彩紛呈,線下與線上“齊飛”...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5月3日透露,據上海旅游大數據監測,假日五天上海共接待游客1564.9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88.97億元。上海市主要旅游景區點累計接待游客638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據統計,五一假日上海市賓館旅館平均客房出租率為71%,較2019年五一增長12個百分點。文旅市場未發生重大安全事件及重大突發輿情。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都市旅游層級品質。假日期間,上海市文旅行業... 5月3日,世邦魏理仕香港顧問及交易服務商鋪部資深董事兼主管溫運強表示,在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香港原預計約有60萬內地游客訪港。不過,據報錄得的實際內地旅客量約45萬人,占過去高峰期水平的60%。盡管旅客人數較去年大幅上升,但較香港零售商所預期數字為少。他指,五一黃金周期間內地游客主要活躍于銅鑼灣、中環、尖沙咀及旺角四個核心區,民生區活躍度較低。隨著人民幣兌港元匯率走低,加上消費模式轉變,內地... |
|